新一届中国女排的第一年国际赛事已经结束,共计17场比赛收获12胜5负。由于赵勇摒弃了中生代球员,选择了一波年轻球员主打,且这波球员在世联赛上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,所以大家对她俩的期望值颇高,但在年终考试—世锦赛上却意外折戟。
那么,中国女排为何高开低走呢?教练组难辞其咎。这批队员不是世青赛冠军,就是世少赛、亚少冠军,可谓是起点颇高,能够在青少年比赛中站上最高领奖台,也说明她们潜力无限,但这样一批好苗子却越打越平庸,甚至有些球员被荒废。
比如二传张籽萱在世联赛登场时让人眼前一亮,和副攻的配合、后三的穿插运用都相当合理,结果到了世锦赛直接变成了“四号位狂魔”,两个主攻的进攻占比越来越大,副攻的进攻占比越来越低。又或者庄宇珊、吴梦洁突然从灵活多变、打吊结合的一流攻手变成了只会发力蛮扣、一条斜线打到底的三流攻手。
发生这种情况,和教练组有着很大的关系,不是说教练组没有好好教导,而是这帮教练自己都算是“新手”,又怎么能教会球员呢?赵勇团队的二传教练竟然是原来的数据分析师袁灵犀,他唯一和二传沾边的就是她的老婆魏秋月,暂停时我们几乎看不到对小二传的单独指导,因为教练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调整。训练时还出现过有趣的一幕,那就是龚翔宇拉着张籽萱在传授一些技巧。
除了二传教练是新人外,接应教练张晨原来是主攻教练,因为杨昊的加入变成了接应教练。张晨虽然是前男排队长,但他职业生涯并没有打过接应,即便现在说主攻接应不分家,可是左边和右边的扣球感觉完全不同,张晨也算是接应教练的新人;自由人教练于飞也是首次出任助教,之前他是中国队的陪打教练。
另外,主攻教练杨昊曾是中国女排的一员,退役后一直担任的是大学生球队的教练,鲜有机会带领国字号队伍。杨昊之前在运动员时期的绝学到现在还未在吴梦洁、庄宇珊身上看到。年轻的球员要想快速成长,除了自身的努力外,伯乐的提点也是重中之重。如果有经验丰富的老教练对她们进行指点,能少走很多的弯路。可是这支中国女排的教练组,不但年轻,而且还专业不对口。